您现在的位置:

2016-7-8姚峰:用音符谱写时代风云变迁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6-07-08

歌曲是整个文学艺术类最小的、然而其中蕴含和迸发的能量却又有可能是最大的艺术品种。每当发生国家大事、遇上民族重大节点,深圳总能通过歌曲发出自己的声音——小平同志深圳视察并作讲话后,有了《春天的故事》;党的十五大开幕之际,在深圳诞生了《走进新时代》;党的80周年庆典,深圳组织创作了《在灿烂的阳光下》;小平百年诞辰,深圳有了一首《永远的邓小平》;建国60周年,深圳有了《走向复兴》;党的90周年庆典,深圳出了《迎风飘扬的旗》……这些主旋律歌曲在政治、艺术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传唱和赞誉。

姚峰

我虽然生活在家乡武汉的时间要比深圳长久,但真正能让我的音乐呼吸自如、释放更多能量的,却只有在深圳。还有我的女儿姚贝娜,深圳也是她的第二故乡,尽管她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是在她留在世上的歌中,就有不少的深圳情缘,我们两代音乐人曾一起用音符共同谱写了与这座城市有关的故事。

1999年3月《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祖国,深圳对你说》。那一年(1999年)深圳的国庆晚会,整场晚会的主题就是《祖国,深圳对你说》。这首歌至今有很多版本

因音乐与深圳结缘

什么是主旋律歌曲?我曾经这样跟人解释: 一切歌颂真善美的歌都是主旋律歌曲。2011年,在做客《艺术人生》时,朱军曾问我:“姚老师,听说您在写主旋律歌曲时,常常是泪流满面?”我说:“不是泪流满面,是流泪。当你走在深圳的深南大道上,看到著名的邓小平画像;当你走在莲花山上、邓小平铜像前,你就会发现深圳人民是如何感恩改革开放以及总设计师邓小平,置身于这种氛围中,我们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所以这些影响全国的主旋律歌曲出自深圳一定不是偶然。”

节目接近尾声时,朱军让我演唱了一首《祖国,深圳对你说》。歌声中,当年我奔赴深圳的那一幕幕往事涌上了心头。

这首《祖国,深圳对你说》写于1998年,那一年5月,我举家来到深圳。实际上,我折腾了三轮才成功来到深圳,前两轮都由于各种原因没成行。

1981年11月,我在武汉音乐学院当老师,有人鼓动我到深圳,说那里是新兴城市、工资高、福利好、有发展前景,但当时我的女儿才出生2个月,而我在此之前从未出过远门,就暂且作罢。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对我始终有吸引力。在流行歌曲上,1984年通过央视《九州方圆》传遍大江南北的《夜色阑珊》,描绘的就是新深圳的夜生活:“深圳的夜色,绚丽明亮”;“穿过大街小巷,灯光海洋”……此外还有《深圳情》《深圳湾情歌》《再见我的朋友》等源自深圳的歌曲传遍街头巷尾,鼓舞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赴这片热土。

1989年7月,为了和朋友一起合写一本叫《通向歌星之路——怎样演唱流行歌曲》,我们当时到深圳考察,我还留意到了深圳当年的歌舞厅文化非常发达。其间,取道深圳大学时,我怀揣着一些资料,琢磨着能否调到深大来。

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当时的所有指标都冻结了,见我有点失望,当时深大人事处的一位处长就建议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过来讲课,我欣然应允,并且第一次体验到了“深圳速度”:不到24小时,就签订了协议。可是回到武汉这边,把我挡住了,说什么也不肯放行,只好把来深的计划搁置了下来。

1997年,我本来定了去星海音乐学院,刚好当时受邀来深担任第三届“鹏城金秋”艺术节的评委,同时又安排我在深圳市群众艺术馆做一次关于声乐的讲座。同为评委的著名词作家郑南老师,说对讲座很感兴趣,于是把原本第二天要去海南的票退了,来捧我的场。当天讲座收尾时,他很激动,抢过话筒说:“听说姚峰同志要到深圳来,特别高兴!特别欢迎姚峰同志能够来广东。”在他的推动下,这事就成了。

仅用20多天,我的调动报告就过了党组的批准。1998年,我在武汉处理完一些收尾的工作,就和家里人一起把户口迁到了深圳,遂了我的心愿。

一边创作一边搞群众文化

我的好友、词作家唐跃生还在湖北时,就一直关注深圳的发展,他曾说过:“深圳是祖国的试管婴儿”。因此,我来深不久,就接到他的电话:“明年是建国50周年,深圳一定会组织一台大型晚会,我把晚会的主题都想好了,分为四个乐章,题目都想好了,其中第四乐章叫《祖国,深圳对你说》。”我说:“这明年的晚会跟我没关系,我刚来深圳,啥也不是。但你说的这第四乐章的题目倒是一个很好的歌名,写首词怎么样?”他说:“好。”

过了几天,我通过电话把唐跃生的词记了下来:《祖国,深圳对你说》,是你让小平来看我,让我能把心里话对你说。是你打开了思想的枷锁,我才用钢铁改变了岁月的蹉跎。是你让春天来找我,让我的心也看见了花朵……我记着记着,不由得被打动,很快就谱成了歌曲。

当时,我写这首歌最初设定为男高音独唱,后来深圳歌舞团的歌手朱晓玲去哈尔滨参加声乐比赛时唱了这首歌,再后来我又把它改成领唱与合唱、混声合唱、男女声三重唱等。我记得1999年3月《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祖国,深圳对你说》。那一年(1999年)深圳的国庆晚会,整场晚会的主题就是《祖国,深圳对你说》。这首歌至今有很多版本,有朱晓玲演唱的通俗版本,有戴玉强和姚贝娜合作的领唱、合唱版……后来我又把它改成了姚峰、姚贝娜、刘罡演唱的三重唱。而唐跃生也因为这首歌,得到深圳市领导的重视,得以调到深圳来。

深圳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总被冠予“文化沙漠”的帽子。为改变深圳历史上所遗留下来文化缺失等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王顺生、白天、王京生等领导同志一直致力于深圳的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创建文化城市的号召,我自1999年担任市群艺馆馆长起,与当时各区的文化馆以及文化站保持广泛联系。群艺馆在市文化局的领导下,开创性地组织了不少大型活动,例如“群艺杯全国中老年歌唱大赛”以及首创全国“群艺杯”摄影大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一点点破除“文化沙漠”这一外界刻板印象。

虽然深圳在群众文化领域取得了一定成

绩,但若果要我说句真话,深圳少了一个具有专业舞台艺术的团体,例如缺少一个有着高水准的、能够演歌剧、舞剧、歌舞剧和音乐剧的歌剧舞剧院!相比于另外一个副省级城市——广州而言,在这方面我们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近些年都在为此事多方呼吁。

2000年,姚峰时任深圳市群艺馆馆长,到上海群艺馆进行交流。

西柏坡,这一片有着深沉记忆的土地,总是能引起我很多情绪,而这些情绪实际是源自生活。最终,我给予这首歌的定位:平易朴实而满怀激情

《又见西柏坡》令人动容

继《祖国,深圳对你说》后,《又见西柏坡》是我的又一心血之作。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选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班子。当年12月,胡锦涛带队前往西柏坡,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2003年,为献礼党的82周岁生日,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深圳的歌曲作者以此为背景创作歌曲。此时我身为深圳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理所当然地积极参与了创作《又见西柏坡》。

《又见西柏坡》由田地作词,最初是我与张全复各自作曲,然后经过各位评审自由发表意见,再交由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天同志定夺。白天同志原本决定当日定稿,但是那天他却没有急于下决定,而是将我和张全复的两个版本带回家,仔细研究一番。最终,他确定了我这个版本,让我直接做大样。

整个创作过程中,白天同志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他抓得很细致,善于深入浅出。当时,我把二稿提交上去,他反复听、反复听,指出,前奏不够朴素,还不够贴近群众。经过几番讨论,又让我将原本的男中音改成男高音。

当天回家,我没有马上动手修改,因为领导重视,我的创作压力也大。我作曲有个习惯——喜欢为演唱者“量声定制”。比如我在写歌的时候知道某某歌唱家的声音能力怎样,就朝着她的方向写,尽管最后是别人演唱,但也尽可能是类似的声音。我最开始写《又见西柏坡》是以杨洪基的声音来写男中音的,现在改为男高音,我脑子里立刻就想到声音很有表现力的戴玉强。

《又见西柏坡》是站在新的历史角度上歌颂新一代领导人的,政治意味很浓厚。那么,如何才能够贴近群众?我为此反复琢磨。

作为一名在当时拥有17年党龄的党员,我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史比较了解。西柏坡,这一片有着深沉记忆的土地,总是能引起我很多情绪,而这些情绪实际是源自生活。最终,我给予这首歌的定位:平易朴实而满怀激情。

写歌时,我在前面部分有意识地多采用八分音符,以适应普通群众说话的节奏,如同在叙述、在诉说,娓娓道来。后半部分,则是循序渐进抒情表达。那时候,我在家里的钢琴上自弹自唱,可是唱到“与时俱进的歌”的时候,总是收不住,意犹未尽。恰好,田地在最后还加了一句“又见西柏坡”,我唱这句的时候,都起鸡皮疙瘩,流出眼泪。

我顺着这个势反复咏唱“啊,西柏坡,啊,西柏坡,又见西柏坡”,仍不尽意,又再度循环往复。很顺利地,最后成稿我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而最终,还如愿以偿请到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戴玉强来演唱。那天,他从北京飞到广州,很辛苦,下了车喝了杯咖啡,就说要开始录歌。但我说:“别别别,我们先交流一下,明天再录吧。”

《又见西柏坡》是一个重大题材,深圳市领导和艺术家们也倾注了很多心血,几经周折,来之不易,我们希望呈现最好的状态。我便将关于这首歌前前后后的思考与他交流,以激发他内心的情感共振,增强表现力。最终录音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监棚,他唱得非常好,很投入、很激动。

那时正值非典时期,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们还带着戴玉强去西柏坡拍摄MV,虽然条件艰苦,最终呈现效果很好。《又见西柏坡》经过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全国十几个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有一次在珠海,有位年轻女教师听我唱完这首歌,泪流满面,很是激动。我觉得很奇怪,后来才知晓,她就是河北平山人,这首歌对于她乃至全国千千万万人民群众而言,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集体记忆与情感表达,亦是对未来的期盼以及中国梦的向往。

2010年,姚峰带领学生刘罡、姚贝娜在深圳音乐厅举办《今夜吹来低碳风》演唱会。

白天同志表示同感,询问我能不能写首歌?我说:“可以。请您的秘书给杯水给我,然后找个办公室给我写歌,我一个小时后来见您。” 一个小时后,我拿出了初稿

用歌曲鼓舞灾区人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举国悲恸。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在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时指出:深圳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支援,还要提供精神产品,鼓舞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当月16日,深圳卫视携手凤凰卫视举办“抗震救灾、深圳有爱”大型赈灾晚会,其中有个节目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三人朗诵一首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第二天是星期六,当时白天同志已是市委副书记,他的秘书打电话给我,让我和田地在一小时内赶到他的办公室。一坐下来,白天同志就问我,对于昨晚的节目有何感受。我直言相告,那首诗我曾在网络上看过,很感动,但是经过朗诵出来却总感觉有些遗憾。

白天同志表示同感,询问我能不能写首歌?我说:“可以。请您的秘书给杯水给我,然后找个办公室给我写歌,我一个小时后来见您。” 一个小时后,我拿出了初稿。

当时,白天同志就和田地一起商量改词。我作好曲,几次唱了开头就哭,没法儿往下唱。好不容易磕磕巴巴地把它唱完,三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白天同志就说:“可以了,你回去再琢磨一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仨之间沟通的电话接连不断。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歌词频频改动,我谱的曲亦随之而变。有时候,我还就同一首词写了多稿完全不同的旋律。直到去北京录音的飞机途中,我还写了一稿,但白天同志还是不满意。我左思右想,反复斟酌,才成了最终的《孩子,来生我们一起走》。

“孩子,孩子,你慢慢走;去天堂的路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这首歌录制完了以后,很快就在深圳、汶川灾区乃至全世界两百多个华语电台集中播出,深切地表达了深圳市对于灾区人民的关怀与鼓舞。

深圳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试行之地,它的成长始终与祖国存在着紧密联系。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每每国家、民族重大事件的节点当中,深圳总要通过歌曲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深圳主旋律歌曲与时代共振

自《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之后,全国各地包括深圳都在寻找中国新时期的第三首歌。虽说各个地方都在创作主旋律歌曲,可为何偏偏深圳如此出众?我认为,深圳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试行之地,它的成长始终与祖国存在着紧密联系。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每每国家、民族重大事件的节点当中,深圳总要通过歌曲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此过程中,也是紧扣时代的命脉,与时代共振。

从《祖国,深圳对你说》到2001年《在灿烂阳光下》;从《又见西北坡》到2004年为纪念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永远的小平》;从《孩子,来生我们一起走》到《走向复兴》、《迎风飘扬的旗》等等,有些是我创作的,有些是我参与组织的创作。这些歌曲创作是一项集体工程,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乃至街道办党工委的领导以及深圳市艺术家们的“绝佳组合”共同努力,才成就深圳主旋律歌曲创作的辉煌。

深圳的主旋律歌曲也曾遭人诟病,没有对此深入研究的人中,有人认为深圳总写一些歌功颂德、阿谀奉迎的歌曲,但事实并非如此。深圳主旋律歌曲向来提倡真善美,切忌假大空,它虽然承载着一定的政治性、思想性功能,却也充满着普通群众所喜欢的正能量和艺术性,是真情实意的表达。

每当我行走在深南大道上,抬头望见邓小平画像,总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深圳建市三十多年里,发生巨大的改变,其中有多少酸甜苦辣和艰苦坎坷,只有深圳人能懂。

姚峰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音乐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等8所音乐院校客座教授。作为歌者,曾为30余部影视片配唱主题歌(独唱)、 灌制出版了个人演唱的盒带专辑《狼·真棒》及两张作曲并演唱的专辑唱片,并与他人合作录制了9盘盒带及唱片;作为声乐教师,曾培养了雷湘、黄鹤翔、徐春雨、刘罡、姚贝娜等优秀歌手和歌唱家;作为曲作者,曾创作歌曲数百首,出版声乐作品专辑《迎风飘扬的旗》(精装,15张碟)。作品共百余次获全国和湖北省、广东省奖励(其中,《我生在1978》《迎风飘扬的旗》分获两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口述时间

2015年12月8日上午

口述地点

上步中路1004号深圳市政协

本期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赖丽思 见习记者 庄楠楠

前期统筹:王外平 梁琼月 黄晓天

后期统筹:赖丽思 杜婷 梁翠玉

本版历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蔡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