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2016-6-24欧阳祥山:我是深圳创业者也是建设者收获者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16-06-24

深圳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第36个年头了。这36年来,能够看到深圳从一个小农村到今天这样的一个大都市,对于跟我同年龄的人,或者和我来深圳时间差不多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欣慰。因为与大多数来深圳发展的人不同,我们是从头至尾地见证了它的发展,也参与了它的发展。于我个人而言,首先我是一个见证者、一个保卫者,同时也是一位建设者、一个创业者,更是一位收获者。

欧阳祥山

从参军到创业,辗转几次,我与深圳有着很多的巧合。好像有种深圳舍不得我、我更舍不得深圳的感觉。刚来的时候,深圳这个地方的人也就是几万人,现在已经是人口即将要达到2000万的一个大都市。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城市的规划、建设,深圳已经走在前列,这是作为我们老一辈深圳人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

每次快轮到我的时候,部队请假时间就到了……我就只好放弃,又沿着铁路跑回部队,这样连续花了四个星期天才顺利照到了相

参军入伍来深圳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谁家的孩子要是能当兵去,那就是件万分光荣、光宗耀祖的事情,这意味着,这个人从此就改变了身份。在参军入伍前,我从未想过会来到深圳这个地方。那一年我们家乡招的兵去向是五个地方,有到戈壁滩的,有到北京卫戍部队的,有到西安的,有到广东的,还有到海南岛的。让人没想到的是,我正好被分配到了广东。当时分配的时候我们部队来的老乡大多都分到了韶关,只有10个人被带到了当时的宝安县,我就是其中之一。

1978年3月4日下午两点半,我从老家湖北坐了三天三夜的“闷罐”车到达了新兵营所在地的深圳(原宝安县)平湖站。我的部队是广东省军区独立师,我被分配到步兵三团新兵营四连一排一班。刚来的时候,整个深圳都看不到一座城市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不过,那时正值三月开春,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青绿的山、浅绿的水、嫩绿的草,还有一身的“国防绿”。

在新兵连里待了一个多月,我就被调到团部的特务连,在布吉。那时候想给家里寄一张照片,我还得专门请假沿着布吉的铁路一直跑到解放路的照相馆。当时只有两条街,一条是解放路,一条是人民路。照相馆只有一家,当兵的、老百姓等各种照登记相的人比较多,照个相都要排很长的队。每次快轮到我的时候,部队请假时间就到了。因为那时候边防管得非常紧,只要超过了请假时间,就得受处分。因此每次时间一到,我就只好放弃,又沿着铁路跑回部队,这样连续花了四个星期天才顺利照到了相。

1983年,欧阳祥山(右)在布心二线巡逻与同事合影。

那个时候,我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副班长、班长、排长,一直到我当连长的时候,一直在二线关上

建设与守卫二线关

1979年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第二年在深圳正式成立了经济特区。没多久,我们接到命令——部队裁军100万,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打击。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地离开部队,仅剩少数留守的战士,我十分茫然与失落。正在这时,我被告知调到了武警部队。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这个地方的人口是非常少的,加上国家的经济形势不好,大多数年轻人包括一些内地人都选择去香港,多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留在各自村里,因此堵截外逃就成了我们的任务。当时我们部队有两个团,一个六团是守一线的,我们三团在第二线。

1983年,在东起小梅沙、西至宝安的南头安乐村,开始架设一条长达84.6公里、高2.8米的铁丝网,这道80多公里长的铁丝网将深圳分割成两部分:被它“网”住的327.5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深圳经济特区,外面则是1600多平方公里、与经济特区无缘的宝安和龙岗区。“铁丝网”以及配套的巡逻公路,共同构成了深圳经济特区陆地管理线。沿线开设的同乐等9个检查站以及多个供当地农民出入的耕作口,由武警边防人员驻守,对进入经济特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1985年起,许多前往深圳的内地人必经这一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通行证”和居民身份证通过,这就是俗称的“二线关”。

当时我们作为武警部队一边负责二线执勤,一边参与到二线关的建设。二线关,在当时划线的时候有一些是根据山脉,有一些根据地域,它的绿化、拉电缆和包括推土等很多工程都是靠人工来挖的。我们这个部队起初有20个中队,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住的是茅棚,部队的生活费一天也只有5毛几分钱。二线关开始建设的时候我们整个部队几乎全部要上到二线上去挖土开路,逢水架桥,逢山辟路。事实上,这条线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有一些地方山高路陡,从梅林到西丽这条线要过三级山,路非常难开。工程兵他们作为老大哥冲锋在第一线,包括工程建设,尤其是硬件设施,都是他们建设的。我们部队的任务是负责花草树木、护坡、航道的疏通以及现场各工作口的守卫等。

当时我们的边防执勤有16个执勤中队,每个中队少的两三公里、多的接近十公里的防线,每天都要来回走。我们这个中队里我是队长,执勤从布心到布吉这一段6.4公里的防线。这段防线上面,尤其是布吉火车站这个地方,是外逃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当时内地往香港的人要经过我们这道防线,这样才能进入经济特区,再通过一线到香港,可以说,对于经济特区的形成和对内的防范与堵截,这条线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那个时候,我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副班长、班长、排长,一直到我当连长的时候,一直在二线关上。最后直到去到教导大队当大队长以后我就没有管二线了。

武警官兵为深圳维稳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经济不足,设备也差,环境也差,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那个时候,从市委、市政府,到各部门、各单位的执勤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我们部队几乎都要参与,非常辛苦。

我在部队的16年里,深圳发生了很多大事,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以及事故非常多。其中的多次大水、多次山火,我们部队都是第一时间参与救援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1993年的“八五”大爆炸,当时我在七支队三大队当副大队长。那天下午,我正在检查在西丽的十一中队,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当时没有意识到是清水河发生爆炸,只知道我们的风扇和玻璃都已经被震得掉了下来,很快我就接到我们司令部参谋长打过来的电话,让我们赶快组织部队去现场抢救。那个时候我们有一个十二中队就在清水河,我第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十二中队,再然后是十三、十四、十五中队,陆续地紧急集合,向事故现场进发。在这场事故抢救中,我们这个中队立了集体一等功,其中的一个中队长还立了特等功。

还有一件事就是1992年的股票风波。1992年8月10日“股票认购证”进行第四次摇号,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时称有“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人们难以置信。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混乱,并发生冲突。银行和金融机构首当其冲受到威胁,我当时任副大队长,我们整个部队所有人全部出动,连炊事班的同志都被派出去,负责守卫64家银行和上百个金融机构。那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围攻深圳市委市政府和人民银行。我们部队作为特殊的保卫者,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指示,基本上整晚都在现场维持秩序。那个时候的事态十分严重,有一些战士只能穿了便服进入市委。后来股票风波终于得以平息,我们部队也受到表扬,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部队也是出了相当大一部分力的。

文博宫初期景象。

1994年8月18日,我正式辞去部队营职干部,告别军营,成为了广东省第一个放弃公职、自谋职业的转业军官

转业军官意外下海

1994年我已经是营职干部,按照当时的情况,应该说我还是很有发展预期的,一来毕竟还年轻;二来自己还是吃得了苦,也愿意学习。当时转业我本可以从建材集团副总经理、体改委、公安局这三个公职岗位中任选其一的,但我却毅然放弃,选择了自谋职业。

很多人听说我要离开军营,不要任何单位和组织的扶助“下海”,都觉得我疯了。其实,离开部队之前,我有过深思熟虑:如果在部队继续干下去,即便是到将军级军官,可能也只是解决温饱。但我的家庭非常贫寒,除了自己的一家三口,我还有年迈有病的父母、瞎子姐姐一家四口、哥哥姐姐几大家子都要管,他们大多都养活不了自己,我算是家里几个兄弟姐妹中最好的,家里有点事也都是由我来承担和处理,因此我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靠在部队里干下去根本不能改变我一大家子的贫穷。在这样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只有选择下海。就这样,1994年8月18日,我正式辞去部队营职干部,告别军营,成为了广东省第一个放弃公职、自谋职业的转业军官。

1994年的深圳,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该富的人也早都富了。而我当时初出茅庐,毫无经验,拿着身上仅有的6500元转业费,不敢有太多的想法。为稳妥起见,我的第一个项目选择了开小卖部。那家小卖部是个铁皮房,大概8平方米,在当时远东大酒店斜对面的深南大道旁边,大到一瓶矿泉水,小到一颗纽扣、一根牙签,我都有卖。此外,为了招揽商客,我24小时营业,可以说是深圳最早的24小时便利店。我还买了扩音器,小卖部里音乐声24小时飘扬。就这样,一个半月我赚了6000元。开业3个多月后,深南大道改造,小卖部就被拆迁了。

接着我开始转行业,最早我开始做纸箱厂,再到印刷,然后到过胶、烫金、泡沫厂。那时深圳市的电子公司比较多,比如金华电子公司、南海电子公司、康佳等等都需要我的这种包装。包装行业在当时是比较好赚钱的,我也在这个行业赚得比较多、比较快。随着发展,工厂不断在转型,我也不停地在换行业,从开始进入面粉、铸造、过胶、烫金、纸箱、印刷、泡沫厂、电子产品、贸易等行业之后,我前前后后做了43个行业。

1997年,我开始介入房地产,第一个项目是位于银湖“中国脑库”旁边的“银湖山庄”。当时,我投资了近60万元与人合作,但由于楼房建得快、成本低,加上位置又好,因此房子只盖到第三层就卖完了。初尝到了房地产这块蛋糕的滋味,我决定将公司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房地产的开发方面。2001年,我集中全部资金,推出龙华第一楼盘“美丽家园”;之后又陆续推出了“美丽365花园”、“美丽AAA花园”。

“美丽”系列推出以后,2005年,我整合了自己从事的行业,成立了美丽集团。直至今日,美丽集团已发展成为集投资、文化产业、商业地产等近十种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1997年,欧阳祥山(中)以“深圳市银山实业有限公司”名义倾资开发了第一个楼盘——“银湖山庄”。

经过新的概念设计,赋予它新的生命,用了3个月零10天的时间,日夜奋战,修建成了深圳横跨七个朝代仿古建筑群——文博宫

改造和修建文博宫

几年前,我留意到位于清水河附近凤仪山南麓的“中国饮食文化城”,它曾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一座仿古建筑群,被一些人戏称为“阿房宫”。当时我认为,其实这座仿古建筑群并不适合做餐饮行业,且一直烂尾了七八年了,杂草丛生。但这个唐宋明清风格的建筑群在深圳市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里是个独具一格的建筑群体,如果建成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也算是深圳的一个亮点。另外,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也非常喜欢中国的历史,因此也愿意为深圳的文化产业贡献一些力量。2010年的时候我将这里收购,经过新的概念设计,赋予它新的生命,用了3个月零10天的时间,日夜奋战,修建成了深圳横跨七个朝代的仿古建筑群——文博宫,我也由此进入了文化产业。

经过5年的时间,文博宫成为了中国单项面积最大的书画、珠宝、瓷器、雕刻等艺术品的展销中心、鉴定中心和拍卖中心——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成为深圳市文化产业新的亮点。文博宫,自从2011年顺利申请为第七届深圳文博会分会场,已经连续五届在文博会上取得骄人业绩。尤其是在第八届深圳文博会上总成交额超过20亿元。

2011年5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参观考察文博宫,对文博宫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文博宫在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摸索的成绩给予肯定。同年,我个人也获得了“深圳百名行业领军人物”的荣誉称号。文博宫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园”,刘云山、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主要领导也分别到文博宫进行考察和调研,均给予较好的评价。

无论是个人也好还是企业也好,从中央,省、市,到我们区、镇、街道都给予我们很多荣誉。实际上,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也不断地在反思自己,想以自己的能力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尽可能地为深圳、为社会多作一点贡献。深圳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到今天为止,我在这里已经待了39年的时间了,无论是出于对这片热土的深爱,还是深圳人民、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都是我们应该且值得去感怀的。而作为企业来说,美丽集团能有今天,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时代,经济特区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深圳这块土地,应该说是适合创业的。它很有激情,很有活力,当然它还很年轻。

在全世界我已经走了83个国家了,但我没有看到哪一个国家的任何城市有深圳这么大的活力,有像深圳这样的一个移民城市所展现出来的和谐氛围,也没有看到哪一个城市的人这样有激情地生活、工作、学习、创新。深圳的发展趋势也表明,深圳未来有更辉煌的篇章,等待着年轻的深圳人去创造。

欧阳祥山

湖北云梦人,美丽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广东省湖北商会名誉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78年入伍,1978年至1994年先后在广东省军区、深圳武警边防七支队,转业时主动放弃公职成为武警系统军转干部自谋职业第一人。从拿着6500元转业费转业至今,先后跨行业从事过43个行业,获得过数十项全国及省、市各种表彰和荣誉称号。个人曾获得“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特别贡献奖”、2011年“深圳百名行业领军人物”等多项荣誉;美丽集团则获得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30家杰出贡献企业”殊誉、2013年“深圳质量百强”奖,多次被评为“深圳百强企业”等。

口述时间

2016年6月15日上午

口述地点

龙岗区布吉西环路88号文博宫

本期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程安逸

前期统筹:王外平 梁琼月 黄晓天

后期统筹:赖丽思

本版历史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蔡励敏